组织开展试点示范工作
以工程机械领域为突破口,建设重点产业知识产权专利公共服务平台。
一是培育一批知识产权运用标杆企业。组织39家试点企业对照《知识产权评估指标》进行自评估。在试点企业中,中联重科专利申请量连续3年保持1600件以上,专利授权量4300多件。二是加强企业自主创新平台建设。重点推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申报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目前,8家企业获得“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认定,195家企业获得“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三是探索构建重点产业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以工程机械领域为突破口,组织重点企业、行业协会、支撑机构构建知识产权工作网络,建设重点产业知识产权专利数据库和公共服务平台,提高行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
积极推动创造知识产权
近3年,共安排3.9亿元支持攻关项目165个,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
一是组织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攻关。从2011年起,3年共安排3.9亿元支持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攻关项目165个,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二是支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和应用。近两年共安排4000万元对全省143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或省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或关键部件进行了奖励。三是全面提升企业创造知识产权能力。近5年,全省工业企业共获得中国专利奖36项,其中金奖5项、优秀奖31项;共获得中国驰名商标202件,年均增长69.6%。
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
围绕重点产业,每年组织实施100项重点专利技术转化和产业化。
一是组织实施“百项专利转化推进计划”。每年组织实施100项重点专利技术转化和产业化。其中,支持企业实施转化的自有专利技术30项,推荐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转让的专利技术50项。二是强化企业的主体作用,支持企业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楚天科技拥有授权专利883项,企业的专利产业化率达70%,创造了“一项专利带出一个创新王国”的发展奇迹。三是发挥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知识产权转化运用载体作用。目前,我省已获批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11家,国家示范基地株洲高新区荣获“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称号,国家示范基地长沙经开区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先进集体”。
强化政策导向和激励措施
下一阶段,将深入实施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能力培育工程,不断提高工业企业知识产权创造和管理能力。
一是加大知识产权工作考核力度。自2010年以来,我省在各专项申报条件和立项评审、验收评价中,强化了对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现有基础的审查和对创造知识产权目标的考核。二是落实企业知识产权奖励政策。近5年,我委从相关专项资金中安排了9500万元,用于奖励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工业企业190家。
下一阶段,我们将深入实施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能力培育工程,更加突出企业主体地位,不断提高我省工业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为加快我省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供更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