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近年来,江苏经信部门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工作,有力推动了企业知识产权事业发展。2012年全省企业专利申请与授权量分别达到30.88万件和18.62万件,同比增长57.4%和56.6%,均居全国之首。
主要措施
围绕实施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培育工程,从3个方面入手,狠抓落实,注重效果。
一、切实抓好培育工程基础工作。一是推动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试点。在首批16家企业开展培育工程并获得工信部认定的基础上,再次优选75家企业进行试点,推动培育工程广泛开展。二是开展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实务培训。今年7月份,举办了江苏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实务培训会,组织近170名知识产权工作负责人参加培训。三是建立工业系统知识产权专家队伍。发挥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中介作用,建立专家库并筛选出21名专家向工信部推荐。
二、着力推动知识产权应用。一是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载体建设,强化知识产权创造。截至2013年6月,省级以上技术中心申请专利1.24万件,其中发明专利4781件,拥有发明专利1.08万件,拥有国际专利534件。二是大力推进中小企业专利新产品开发。2013年上半年认定公布了50个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产品,26个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4个产品为国内首创、完全替代进口。50家企业拥有专利1002个,其中发明专利346个。三是加快推进“双软认定”工作。截至2013年6月,全省认定软件企业3602家,登记软件产品1.9万项,均居全国前列。四是将知识产权拥有情况纳入项目立项、实施和验收考核体系。2012年,省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专项引导资金安排项目1594个,补助资金9.35亿元。所有项目都拥有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
三、着力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政策支持。一是设立专项奖励资金。二是重点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立项。在2013年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导向计划中,列入计划的项目共计1502项,预计将形成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成果7530项。三是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技术)优先列入《省重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目录》,作为下一步推广扶持的重点。已发布的三批522个重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平均拥有专利9项以上,列入目录的新技术新产品优先享受省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专项和有关政策性资金的支持。四是开展省优秀新产品奖评选。2012年评定138个产品为省优秀新产品,95%以上属于国际首创或国内首创。五是设立省优秀软件产品奖(金慧奖)。2012年共评选出获奖产品39项,有力地激励了软件企业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
下一步重点工作
为了实现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目标,要重点抓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推进工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设。认真落实实施知识产权培育工程提出的“到2015年,试点企业有60%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配备人员、制定知识产权战略”的目标,引导和支持试点企业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夯实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工作基础。二是提升知识产权的产出质量。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工业企业积极申请发明专利、PCT专利、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逐步改变我省知识产权产出“大而不强”的状况。三是夯实企业的主体地位。在确保大中型工业企业专利申请或授权全覆盖,确保领军型企业成为专利产出大户。四是重抓知识产权转化。在重产出的同时,注重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和自主发展能力。五是推进基层知识产权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夯实基层知识产权工作基础,形成上下联动、横向合作的良好局面。